本网讯 为帮助有志于学术深造的硕士研究生破解申博困惑、明晰备考方向。10月19日下午,我院在红旗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举办了2025年考博经验分享讲座。本次讲座特邀陈司奇老师、周灿老师以及成功考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博士研究生的李想同学担任主讲人,为在场学子带来一场内容务实、指导性强的交流分享。
在分享环节,陈司奇老师围绕“读博认知”与“院校导师选择”两大核心方面展开阐述。他结合当前博士培养环境与就业形势的新变化,辩证分析了读博的机遇与挑战,明确指出博士毕业后面临的竞争压力较以往更为严峻,同时提到读博也是锻炼心智、提升学术研究能力的宝贵历程。在申博实操建议上,他聚焦选校与选导师的具体策略,着重提醒学子需与意向导师保持积极、高效的沟通,并通过查阅导师指导学生的已发表论文等方式,全面评估双方学术匹配度,以此减少信息差,切实提升申请成功率。

周灿老师以“法学研究中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为核心议题,深入剖析学术论文对申博的关键作用,指出“找准研究问题”是论文写作的核心难点,也是打动招生院校的重要因素。他系统提出了三条发掘法学研究问题的有效路径:首先从法律文本本身出发,探究条文背后的逻辑体系与解释空间;其次深入司法实践一线,从真实案例的裁判分歧中提炼核心争议焦点;最后紧密关注社会现实与政策调整,挖掘法律制度与新需求、新矛盾的适配性问题。此外,他还补充说明,学术领域的争议观点、现有研究的空白领域以及国外相关制度的比较借鉴,均是潜在的研究增长点,并鼓励同学们要勤于阅读文献,善于捕捉争议,在分析既有解决方案的基础上形成个人学术创见,为提升论文质量奠定重要基础。
李想同学结合自身成功申博的实战经历,从“前期准备”“申博执行”“读博认知”三个阶段分享经验。在前期准备阶段,他建议硕士研究生从研一便明确学术目标与职业规划,尽快掌握核心研究方法,提前关注并锁定目标院校及导师,通过广泛收集各校申博信息打破信息壁垒。他指出,主动投稿学术论坛、发表期刊论文以及提前满足高校的外语要求均是提升申博竞争力的关键。在申博执行阶段,他详细介绍了国内考博的两种主要申请途径,并就导师选择、经费考虑等实际问题给出具体建议。最后,他提醒在场学子,攻读博士既意味学术探索的无限可能,也承载着严谨治学的沉重责任,唯有保持纯粹的学术兴趣、怀揣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同时夯实学术基础与写作能力,才能在申博及后续读博道路上稳步前行。
在互动答疑阶段,同学们围绕申博细节踊跃提问,主讲人逐一耐心解答。整场分享会内容翔实、针对性强,有效化解了同学们在学术研究入门与博士申请环节中的诸多困惑,获得与会学子一致认可,大家纷纷表示受益良多。(文/黄茜 彭钰婷 图/方晓容 初审/彭钰婷 二审/吴倩茹 终审/欧阳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