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10月24日晚,我院于红旗校区智慧模拟法庭举办了第十五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院内选拔赛,来自各班级的16个参赛项目入围院内决赛答辩,答辩分为参赛队伍项目陈述和评委提问两个环节。此次比赛邀请经管学院张黎莉老师、我院吴倩茹老师、我校校外创新创业王兆国导师担任评委。

在团队项目陈述环节,每个参赛队伍需在五分钟内借助PPT讲解,对本队项目展开基本介绍。选手们沉着冷静、思路清晰,对项目主题、内容、商业模式及社会效用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在三分钟的答辩环节,参赛选手们根据评委的提问回答问题,紧紧围绕参赛作品作出严谨清晰的回答,对参赛项目作详细的解释。

点评环节,张黎莉老师首先肯定了参赛选手自信从容的表现与认真备赛的态度,随后针对“项目可行性”“项目盈利性”“目标群体消费意愿”等核心要素提出建议,指出项目需进一步挖掘实际痛点,聚焦社会需求。王兆国导师则建议同学们在保障项目实用性的同时,也要兼顾项目的科学性与比赛的学术性。


据悉,本次竞赛共收到各班级推荐参赛作品36项,经项目团队路演汇报、评审专家评分,依最终成绩排名,邬宇晨团队的《名著说法——多模态AI大模型驱动普法推广的革新者》1项作品获一等奖,曾甜甜团队的《“数韵印迹”--打造非遗数字确权与活态传承的一站式平台》、俞婕团队的《客赣数链--闽粤赣客家非遗IP的跨区数字活化与产业联动》、程丽玲团队的《“稀碳共赢”:陆地碳汇的开发与交易一与稀土产业对接》、樊可优团队的《乌栖智谷--泰和乌鸡全产业链智慧生态与品牌升级赋能乡村振兴》、王鑫妮团队的《律译通--人工智能辅助下的涉外法律法条翻译工具》5项作品获二等奖,陈恒团队《法润沙洲:红色旅游视域下沙洲坝红色文化村的智慧普法平台》、吴逸睿团队的《“翼联低空经济”--城市立体物流、应急响应与智慧管理一体化平台》、周琳馨团队的《光愈一VR情景剧为被害预防提供新的思路》、魏励雨团队的《“E法通行”--高校与法检联动公共法律服务模式的引领者》、陈知语团队的《“职享派”:轻松找兼职,高效配岗位》、刘欣团队的《乐趣e--跨区域物品交换平台,特产交换间文化交流交融》、陈紫玲团队的《樟脉新生:千年药香产业链的唤醒者》、林婷芳团队的《光影叙赣脉--全国红色文旅场景互动新范式》、林芷晴团队的《雨林AI识--AI识图游戏化科普的自然教育创新者》9项作品获三等奖。(文/朱瑜妃 图/林顺利 蒋思晨 周阳灿 初审/彭钰婷 二审/吴倩如 终审/欧阳鹏)